今年钢厂的库存压力明显大于流通市场,目前贸易商多采取低库存策略,从钢厂提货不积极,最终导致流通市场库存压力逐渐向钢厂库存转移。据介绍,前述社会库存一般是指不包含钢厂的库存,但由于样本、统计周期存在不同争议,目前并无权威数据。尽管如此,上述这份涵盖国内35个主要城市长材库存、25~30个城市板材库存的数据变动,依然可以侧面反映出经销商眼下的举动数据显示,5月中旬,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368万吨,旬环比增加59万吨,比3月末的1483万吨小幅下降7.8%。“这个降幅的确有限,目前钢厂的库存明显要高于上年同期的941万吨,处于较高水平。”分析师称,较高的库存量令钢厂承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认为,虽然今年以来出现了多起贸易商“叫板”钢厂的事件,但目前看这种叫板多数仍然是徒劳,现在的厂商格局,并没改变'先钱后货’的局面,甚至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都难。
高库存压力凸显下,国内钢企的经营压力也在逐步加大。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国内大型钢企业绩堪忧,此前相对灵活的部分民营企业也陷入亏损境地。现在的亏损加剧,即使是民营钢厂,很多民营钢厂也没有利润空间,大多转为亏损。钢材价格已累计下跌持续数月,迫使钢厂的订货价格也一再下调,盈利状况随之恶化,厂由满负荷生产转向开始减产,未来检修是否进一步扩大范围值得关注。一般来说,只有当钢厂检修持续近一个月左右,市场才会有出现转机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