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产量今年以来一直持续高升,产生了一种越亏损越生产的怪现象,导致我国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恶化,价格也是一路阴跌,企业效益也持续下滑。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和工业增长动力都相对减弱的格局之下,钢铁行业产品的库存量持续高升是不合时宜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钢铁行业在如此微利甚至亏损情况下还在不断生产。
其一、产业能源的基数的增长,企业要保持开工率,导致产量增长。在2008年--2011年之间,钢铁行业出现短期需求增长和资金比较宽松的情况,这样刺激了对产能的建设,导致一些投资大、水平高的钢厂项目相继投产。
其二、制造成本的下降刺激了钢市企业的增产欲望。制造成本的下降是钢铁行业能够保持盈利的最主要因素,今年年初,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导致钢铁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所占用的资金相对而言就少一些,而且在利润增强的情况下,刺激企业增产,这样不仅可以有更多盈利,还可以降低成产成本,自然库存就愈来愈高。
其三、地方政府干预致使企业无法按照自己意愿来进行产量多少。中央政府在治理地方融资平台等一些措施和当前银行周转流动性不足,致使地方政府的财政出现风险。所以地方政府由于资金周转问题就要求钢市企业预交一些税费来进行周转。甚至还有一些企业表示,如果不与之合作就会成为审计、调查的重点对象,这样就会实施巨额的罚款金。如果企业减少产量的化,本身的收入就会降低,这样还会导致地方政府的税收下降。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就强制让钢市企业加大生产力度,这样就可以维持地方税收。而且还要求钢企扩大资产投资,加大产业能源的建设力度,以保证未来的税收。
其四、市场配置资源出现不合理、不公平错配现象。我国目前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还没有发挥充分,这样的错配让部分企业拥有一个错位竞争优势,从而支撑了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扩大产业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