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一直压制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淘汰落后产能依然是钢铁行业所有问题之中的重中之重。自2011年钢铁行业效益下滑以来,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降低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之一。大部分钢材产能均处于过剩状态,相对目前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过剩。然而,现有产能过剩标准太单一,中国市场比较特殊,不能一刀切,需要增加新的衡量标准来界定产能是否过剩。
中国的钢材市场正在经历十来年所未遇到的产能过剩和市场低迷。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低需求、高产量、高库存、低利润的格局中,我国钢铁企业要实现去库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钢厂之所以不愿首先减产、多选择观望,主要原因是保护自己已占有的市场份额。为了防止已有市场,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快速供货,保证现有市场占有率稳定,钢厂宁愿通过一系列的订货、结算优惠政策补贴代理商,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市场。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分析预测看,国内钢铁企业要做好迎战困难和长期过冬的思想准备。
经济上升时期钢铁行业形成巨大产能,经济下行时则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问题是形成当前困境的主要因素。然而,产能新增加量未来两年仍然不会减少,这将是长期困扰钢铁业的一座大山。目前钢铁行业的过剩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竞争的范围,因此导致国内钢铁行业出现议价能力弱。随着钢价回升,一些已停工的设备又陆续开动,区域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难避免,目前钢材价格回升乏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的难度加大,市场能否稳住尚有待观察。
在跟钢铁产业相关的政策中,淘汰落后产能会相当艰难,进度会相当缓慢。从目前钢市格局来看,供需矛盾仍旧加剧恶化,产量的攀升势头不减,制造业的低迷程度明显差于预期,钢厂若不采取减产、检修等自救措施,钢价弱势难改,下方空间仍存,探底趋势不改。由此可见,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钢价就很难出现上涨行情。钢铁行业面临长期、复杂的环境,行业走出困境要靠自己,靠市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