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不景气、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相对萎缩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较为严峻的考验,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放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在前年陆续出台,纷纷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产品向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升级,这势必对钢材的需求数量产生影响。其二、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直接影响到装备、汽车、造船、家电等钢铁下游产业的出口情况,从而间接影响到对钢材的需求。其三、2011年后几个月钢价下跌幅度较大,而生产成本又居高不下,两头挤压严重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辩证地看,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生产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抑制,也正是推进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钢铁行业需求和盈利能力下降,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快联合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总体上有利于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稳中求进,趋利避害。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四季度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43%,远低于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平均水平6.29%。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税收增速由正转负,结合粗钢产量情况,不难看出,钢铁行业高产低效的态势仍在延续。去年,在国内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际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仍将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需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加剧,原材料和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波动,成本压力和价格风险依然较大。制定统一、公平的环保标准,使不合规企业主动寻求合规,使落后产能企业主动产业升级。综合各种情况分析判断,钢铁行业的微利局面短时期内难以根本转变。
总体看,2013年,钢厂调价要么顺势而为,要么暗度陈仓,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上把握主动。钢铁行业需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加强管理、练好内功,坚持不懈搞创新,扎扎实实调结构,努力适应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对钢材品种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走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在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中赢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