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加大钢铁业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资源、能源价格以及财税等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投入、运行成本增加。当前钢材价格的水平已经回到二十年前,生产成本却是此前的5-6倍,这样的一个差别是对钢企的致命之差。
业内人士表示,本以为2013年的钢材市场会好于去年,但事实是这一年过下来我们感觉比去年更残酷。目前,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钢贸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中小型钢铁厂家,很难向银行贷到款。不久前,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环保不达标的钢企,银行不准给予放贷。
而相比钢铁生产企业,钢贸商融资更加困难。分析师认为,现在银行方面对钢贸企业的贷款只减不增,而且仓单不能用质押贷款,必须有实物资产,还要有担保,否则钢贸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
此外,可以发现2013年钢材价格的下跌幅度远高于进口铁矿石降价幅度,成本高企令我国钢铁企业经营出现持续困难。不满足于生产领域微薄利润的钢厂们开始积极主动深入到流通渠道,以期占领更多的终端市场。钢企已放下姿态,开始加强与下游用户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还有一批精打细算的钢厂见势快速发展国内电子商务,开始对电子商务领域大举进攻。
近几年来,减产、限产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主旋律,但现实却略显尴尬-钢铁产业产能越减越多。在上游压减产能的同时,钢铁市场下游也在不断挖掘消费潜力,被归为绿色建筑范畴的钢结构建筑行业正在为化解钢铁产能奔走。 |